公司资讯

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案介绍

2023.10.25

井点降水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方法,又称“井点降水法”。它是在基坑开挖前,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(井),利用抽水设备抽水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的方法。其主要作用是:

  1. 降低地下水位,增加土层的透水性,使土质干燥,增加土方开挖的强度,保证施工安全。
  2. 防止施工区域地下水流入基坑,防止流砂、管涌,减少基坑边坡塌方的可能性。

井点降水的方法有真空井点、射流井点、电渗井点、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等。其中,深井井点降水效果好,但是成本也高。在选择井点降水方案时,需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、基坑深度、水文地质条件、工期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。


电渗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很小的地质情况,如渗透系数小于0.1m/d的粘土、亚粘土、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等。它需要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结合应用,在降水过程中,应对电压、电流密度和耗电量等进行量测和必要的调整,工作起来比较烦琐。



井点降水是基坑支护中应用较多的降水方法,它的优点是排水量大、降水深度大、降水范围大。深井井点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为10~250m/d、降低水位深度超过15m,常用于降低承压水。利用深井点降低承压水位,有助于减除压力、保证基坑的安全性。但由于降水深度大、出水量大和水位降落曲线陡等原因,势必造成降水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大,因而容易引起基坑周围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


  • 上一条:深井降水原理
  • 下一条:工程降水原理